10月14日晚,年度江苏艺术基金资助剧目——以“时代楷模”黄文秀的真实事迹为题材创作的大型原创锡剧《黄文秀》,在无锡惠山演出。该剧目由惠山区文化体育和旅游局与堰桥街道联合打造,江苏省演艺集团锡剧团与惠山区锡剧艺术传承中心共同创排演出,演出引发热烈反响,被誉为“是一部切合时代背景、深接地气,以人民为中心创作,讲述基层干群感人事迹的优秀现实题材力作”。
大型原创锡剧《黄文秀》取材于真实事迹,通过讲述一个三代人爱心接力与年轻人追求梦想的故事,艺术地再现了黄文秀在惠山区堰桥俞斌爱心工作室成员吴和枫的经济资助和精神帮扶下,顺利完成本科与研究生学业,主动放弃大城市优越的工作生活条件,选择回到广西大山担任百坭村第一书记,带领乡亲们在脱贫攻坚精准扶贫的道路上,拼搏进取攻坚克难不负韶华的动人场景。
在二度创作上,为弥补客观条件的不足,惠山区锡剧团特别邀请省锡剧团共同参与创作。接到邀请后,省锡迅速派出一支包括作曲、灯光、舞美、服化道和乐队人员在内的精锐队伍,由锡剧表演艺术家周东亮挂帅任艺术顾问,并借调国家一级演员季春艳出演《黄文秀》女主角黄文秀。
“我们认为,地方戏的艺术特色最重要的是声腔,声腔是一个戏的基础,因此新编戏中,最重要的是声腔不能违背这个剧种的艺术规律。”周东亮表示,“在这一点上,我、作曲和导演达成了共识。”周东亮介绍说,《黄文秀》无论是唱腔还是音乐,都是以锡剧传统音乐为基础,严格遵循锡剧声腔的艺术规律,以具有现代感的手法进行编曲创作。因此在唱腔和音乐上,既具有锡剧传统韵味,又展现出鲜明的江南水乡特色和时代审美。导演刘军章则通过对传统武场锣鼓经的灵活运用,促使现代化的生活动作与传统程式在舞台上有机融合,“戏曲不可能抛弃程式,我们主要还是化用,把生活化的动作提升出来,与传统程式结合,化出新的程式。”在他看来,正是以传统为依据的唱腔和化用的程式,保证了这部新编锡剧依然姓“锡”。
(江苏艺术基金管理中心)
end-->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